我们都被骗了,所有的跨平台迁移都可以通过XTTS实现
自从2015年初进行了xtts增量的U2L迁移测试之后,国内很多人都开始利用这种方案进行数据库跨平台迁移了,基本上都是利用Oracle 封装的perl脚本。其中Oracle MOS文档 11G – Reduce Transportable Tablespace Downtime using Cross Platform Incremental Backup (文档 ID 1389592.1) 明确提到目标端环境必须是Linux,
这里该文档中的一段原话:
The source system may be any platform provided the prerequisites referenced and listed below for both platform and database are met. The destination system must be Linux, either 64-bit Oracle Linux or RedHat Linux, as long as it is a certified version. The typical use case is expected to be migrating data from a big endian platform, such as IBM AIX, HP-UX, or Solaris SPARC, to 64-bit Oracle Linux, such as Oracle Exadata Database Machine running Oracle Linux.
其实这里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,这里Oracle并非说不支持其他平台,而是说Oracle 提供的封装perl脚本不支持而已。但是手工进行xtts操作,完全是ok的;经过我的测试也是可行,这里是测试从Hp IA到Solaris Sparc的xtts增量迁移方式,供参考。
1、首先在原端创建测试表空间和测试表.
-创建测试表空间
create tablespace xtts datafile ‘+data’ size 100m;
create table test0504 as select * from dba_objects where 1=2;
alter table test504 move tablespace xtts;
2、备份xtts表空间文件,并传输到目标端(Solaris)
3、目标端进行文件格式转换
convert from platform ‘HP-UX IA (64-bit)’ datafile ’/tmp/xtts.dbf’ format ‘+DATA/test/datafile/xtts_new.dbf’;
4、原端进行基于SCN的增量备份(这里由于我是测试表空间,所以未启用Block track changing)
5、创建备份集传到目标端并进行备份集格式手工转换(Solaris)
将脚本保存为xtts_conv1.sql并执行,如下是脚本内容:
执行结果如下:
SQL> start xtts_conv1.sql;
PL/SQL procedure successfully completed.
6、进行第一次增量应用(Solaris)
说明:为了验证增量数据是否能够同步到目标端,在进行增量备份之前,
我这里先进行了:
SQL > insert into test0504 select * fro dba_objects where rownm < 101;
SQL> commit;
将如下脚本保存为apply_incr1.sql,并执行:
执行结果如下:
7、将原端表空间设置为只读模式
SQL> alter tablespace xtts read only ;
8、进行最后一次增量备份。
9、将备份集传输到目标端并进行转换。步骤略(同上)
10、最后一次应用增量备份。步骤略(同上)
11、源端导出元数据
将下列内容保存为exp_xtts.par:
执行如下命令导出xtts表空间上的元数据信息:
12、目标端导入元数据
将下列内容保存为imp_xtts.par:
执行如下命令导入元数据。
13、检查数据
我们可以看出,xtts表空间已经被迁移过来了,并且增量的数据也已经同步了。
所以我想表达的是,所有的跨平台迁移,其实都可以利用XTTS Incremental Backup 功能进行迁移,无论目标端是什么平台。当然,如果字节序相同的情况下,可以直接使用convert database 功能。
补充:
在进行增量应用时,可能会出现如下错误:
如果遇到这个错误,那么只需要将实例停掉,启动到nomount状态下执行脚本即可。
加入"云和恩墨大讲堂"微信群,参与讨论学习
搜索 盖国强(Eygle)微信号:eyygle,或者扫描下面二维码,备注:云和恩墨大讲堂,即可入群。每周与千人共享免费技术分享,与讲师在线讨论。